《新華日報》印刷機
(一級文物 重慶計委印刷廠捐)
這是一臺裝有德國西門子馬達的平板印刷機,機體完整,前端右側的機架上有個補釘,部分零件磨損嚴重,通身有些氧化銹蝕。至今仍能使用。它是一臺逾60年歷史,《新華日報》用過的印刷機,中共代表團由南京遷至漢口后,經周恩來等據理力爭和長期交涉,我黨獲得在漢口公開出版發行《新華日報》和《群眾》周刊的權力。經多方努力和進步人士幫助,負責籌備工作的潘梓年終于在一家小報印刷廠購得了這臺印刷機。不久,《群眾》周刊與《新華日報》先后于1937年12月11日和翌年的1月11日以優質的印刷質量在武漢創刊發行,從而震撼了武漢三鎮的整個新聞報業界。而承擔這次首印任務的便是這臺印刷機。1938年10月武漢失守,我黨駐國統區的公開機構及《新華日報》社也隨之輾轉遷渝。印刷機也隨之撤至重慶西三街。1939年日機對重慶狂轟濫炸,印刷機即遷至化龍橋虎頭巖下,并在山巖的簡易防空洞內,任勞任怨為黨的新聞事業艱苦耕耘了八個春秋。1947年2月28日深夜,國民黨軍警憲特突然包圍了《新華日報》重慶分館。3月上旬,當留渝全體中共人員撤返延安時,這臺印刷機卻被軍警拖至重慶南岸的一個監獄的鐵窗之中。到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,軍管會清查監獄時發現了這臺印刷機。